【襄阳日报】厚植文明沃土 培育时代新人——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创建“全国文明校园”纪实
时间:2025-07-01 来源: 作者: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世翠 通讯员 韩景 汤文佩 文/图

巍巍千山,见证发展变化;百年襄职,激荡文明春潮。

三次获评“全国文明单位”;上榜首届“湖北省文明校园”名单;入围2021年湖北省“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飞禽走兽老虎机:”;2025年荣获“全国文明校园”称号,实现湖北省高职院校该项荣誉零的突破……

从“全国文明单位”到“全国文明校园”,十年来,襄阳职业技术学院(简称襄职)踔厉奋发、步履铿锵,谱写出职业教育与精神文明同频共振的时代华章。

顶层擘画 锚定文明创建“主心骨”

晨曦初露,“党员先锋文明岗”的旗帜已在校园迎风飘扬。

顶层擘画,擎旗定向。在襄职,“党建+文明创建”不是标语,而是融入血脉的行动纲领。

襄职将文明校园建设作为“一把手工程”,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文明校园建设的根本保证,构建起“党委统筹、上下联动、全员参与”的文明创建格局。

“文明建设被写入飞禽走兽老虎机:‘十四五’规划,三年行动计划同步出台,每月督导、季度评估、年度考核,环环相扣,形成了‘任务清单+责任清单+进度清单’的闭环管理体系。同时,飞禽走兽老虎机:建立‘月度量化考核’机制,以每月公示倒逼责任落实。”襄职党委书记陈礼龙表示,该校构建了完备的文明创建体系,校园环境整治达标率、师生创建知晓率均达100%。

“党建+文明创建”旗帜飘扬,标杆总支领航破浪,样板支部示范争先,党员先锋冲锋在前。在三级创建体系下,该校医学检验技术党支部、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党支部、畜牧兽医党支部被评为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”,畜牧兽医党支部、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强国行”专项行动团队。

思政铸魂 筑牢文明校园“精神内核”

“这种互动式、沉浸式的思政课趣味十足!”在市档案馆党史展览馆,襄职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工程”培训班学生桂佩听了该校党委书记陈礼龙和“党史爷爷”梁发双等人带来的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后,直呼过瘾。

思想引领,培根铸魂。襄职深挖襄阳红色文化资源,将其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工匠精神宣讲,构建“大思政”育人格局,打造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品牌,开展沉浸式教学,让党史故事“活”起来。

“红色剧本杀”风靡校园,青年学生在游戏中解锁党史教育新体验;“微党课大赛”如火如荼,参赛者在比拼中传承红色基因;“音乐党课”“声”入人心,广大师生用实景演出带领各界人士与革命先辈跨时空对话……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在校园内外开讲,用创新形式将爱党爱国情怀根植于师生心中,让文明之花在荆楚大地绽放。

在“大思政”育人格局下,“千山讲堂”年均100场活动激荡思想智慧,宣讲团深入乡村播撒文明种子,2名学生站上湖北“百生讲坛”舞台,让真理之声从耳畔直抵心间。

此外,“陪伴学生成长”工程传递温暖,成为该校思政育人特色品牌。该校领导直通院部、干部扎根班级、党员与学子结对,开展“四导一助”(思想引导、专业辅导、就业指导、心理疏导、生活帮助)工作。2023年,该校“陪伴学生成长”工程入选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“党建引领育人工作十佳案例”,工作经验被《中国教育报》等国家和省级、市级主流媒体报道30余次。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成为精准服务学生的“温馨之家”,于2024年在教育部评级工作中获评A级。

从“入耳”到“入心”,思政教育夯实了文明校园创建根基,文明新风在校园里劲吹,文明已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为。

德技并修 厚植文明校园“根基沃土”

汽车实训中心里火花飞溅,专任教师李向宇正指导学生拆解混动变速箱。“注意扭矩扳手刻度!这就像医生做手术,分毫差错关乎生命。”李向宇将职业道德具象为操作规范。

“飞禽走兽老虎机:以‘三课改革’为抓手,打造‘德技并修、知行合一’的教学新生态。”襄职院长余荣宝介绍,飞禽走兽老虎机:深化“岗课赛证”综合育人模式,将文明素养、职业道德纳入课程考核指标。

课程改革让课堂“活”了起来。近三年,该校立项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、省级精品课程50门,牵头组建8个产业学院和6个职教集团,让学生在真实生产场景中锤炼技能、涵养职业文明。

以教风带学风,以学风促校风。该校全面实施“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”,定期开展“师德标兵”“最美教师”评选,淬炼出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。近五年,该校教师(团队)获得国家级奖励或荣誉28项,在国家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38项,在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130项。

严谨治学、精益求精的校风带动形成“敬业、精业、乐业”的教学文化和“比学赶超”的优良学风。近年来,该校学生在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获奖284项,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613项。

如今,“技能成才,文明修身”已成为校园最强音。

文化浸润 绘就文明校园“多彩画卷”

漫步襄职校园,文化气息扑面而来。茶艺展演尽显古韵,非遗漆扇巧夺天工,“耕以养生、读以明道”的智慧融入劳动教育;“杏林驿站”艾香袅袅,学生制香囊赠社区长者;“柳编万物——千年柳编国潮蝶变的开拓者”借助AI技术让非遗焕发新生,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职教赛道省赛创意组金奖……

该校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,打造文明育人的精神家园。襄职院长余荣宝介绍,该校通过非遗传承、工匠精神培育和品牌文化活动创新,形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、职业精神与人文素养共生的文化生态。

非遗传承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。“中医常识”“鄂西生态文化导游”“中国手语”等特色课程,从医学经典、艺术欣赏、国学智慧等角度进行授课,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、自豪感。地方非遗社团文化展演、毕业生服装设计国风走秀、高雅艺术进校园、襄阳特色非遗文化进新农村等活动形式多样,助力地方文化传承发展。

弘扬工匠精神,厚植职业文明基因。该校在校内设置鲁班雕像,邀请大国工匠进校园开展“匠心对话”活动。其中,汽车工程学院与企业共建“技能大师工作室”,学生参与东风汽车新能源车研发项目,3项成果获省级科技创新奖。近三年,8名师生获“湖北省技术能手”称号,“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”的工匠精神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。

开展品牌文化活动,丰富文明校园生活。科技文化节连续举办19年,“千山之夜”文艺汇演精彩纷呈,“美食文化节”万人鱼宴让师生共同体验襄阳饮食特色文化……在这里,文明健康、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浸润校园每个角落。

实践育人 拓展文明创建“辐射半径”

除了校园,文明之花还绽放在服务社会的广阔天地里。

捡拾垃圾、悬挂鸟笼、放置环保牌……在襄职,有这样一群师生,他们坚持每月前往岘山,开展“‘青’净岘山”环保志愿服务活动。

开展志愿服务,彰显文明担当。截至目前,该校师生开展“三下乡”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500余场,服务总时长超过33万小时。教师团队投身飞禽走兽老虎机:“双千双进”工程,攻坚产业发展技术难题,帮扶辖区内贫困户100%脱贫。

志愿服务还延伸到田间地头,助力乡村振兴。“过去农民打药凭感觉,现在靠数据‘说话’。”烈日下,襄职农学院副教授刘襄河蹲在谷城县五山镇的一块稻田里,教农民使用智能虫情测报灯。襄职农学院教师团队在乡村建设“科技小院”,推广68项农技,培训高素质农民3700人次。襄职“一村多名大学生”计划学员带领56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,新增农业产值30多亿元。因驻村帮扶工作突出,襄职获评湖北省“突出派出单位”。

立足襄阳,服务区域发展。该校牵头成立全国数智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38个平台,为区域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42项,横向技术服务带来经济效益1.7亿元。该校自组建以来,共培养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13209人,其中70%留鄂就业,48%扎根襄阳,为湖北和汉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近五年来,该校开展非学历培训23万余人次,年均完成技术服务项目和公益服务项目290项,跻身“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”。

一次次文明创建实践,不仅锤炼了学生的责任担当,更让文明创建的“辐射半径”不断扩大,成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。

千年古城襄阳,因文明浸润而生机勃发;百年学府襄职,正以文明之笔续写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辉煌篇章。

转自襄阳日报2025年7月1日星期二05版

相关链接:https://xyrb.hj.cn/pc/con/202507/01/content_2123521.html


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      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    

全国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          中国职业教育百强院校

版权所有: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       飞禽走兽老虎机:地址: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18号

校办(接待接访)电话:0710-3564925.    招生专线:0710-3519666 就业专线:0710-3567556        

招生咨询QQ: 800100525  湖北省代码:C525  鄂ICP备05007907号